专家认为,新政强调医保这个单一指标,会弱化广州活力
羊城晚报讯 记者杨辉报道:广州市人口调控和入户政策“1+3”文件发布后,引发社会各界的巨大争议。有人口问题专家认为,曾经是外来工入户广州唯一渠道的“积分入户政策”名存实亡。
广东资深人口问题专家、研究员郑梓桢认为,广州的户籍新政没有把准当下中国人口迁徙的脉,对人口流动方向缺乏控制,几百万外来工依然没有落户广州的渠道。
“户籍制度可以把农民工挡在广州外面,但农民工进入广州的洪流不可阻挡。新政名正言顺不给农民工户籍,”郑梓桢说,“人口迁徙是有规律的,不以人的主观愿望而改变。当下的新问题是:户籍人口与实际管理人口差距大,如何更好地给后者提供公共服务,这是政府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
有专家认为,广州农民工积分入户新政出台后,完全成了鸡肋。外来工原本寄望广州不断扩大积分入户名额和入户范围,让更多人入户广州,现在这个希望几乎破灭了。
“广州积分入户政策名存实亡,原先有很多农民工算好了积分,准备好了材料,现在政策一变,他们又要重新准备了。”户口网创办者、广州积分入户专家余梁表示,新的政策最大的变动,是积分政策上的改变。“以前的指标是参照中山、深圳、东莞的体系设计的,比较多元化,各类人群可以根据不同的特长进行积分,按照总申请人数截取分数。但新政则要求完全向医保这个单一指标看齐。”
“新的积分政策,实际上是去掉了积分入户的精华所在,削弱了竞争性,仅向医保一项指标看齐。相当于年纪大的农民工可以入户,年纪轻的、小孩面临上学的农民工要长期排队,城市还如何保持活力?”郑梓桢说。
郑梓桢认为,这种政策更加适合二、三、四线城市,对于需要严格控制人口总量的广州并不适合。入户广州指标体系应该更加多元化,让各有所长的人能“对号入座”,所有变量都能够积分,有机会入户,而不是单一地拼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