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简单来讲,户口就是户籍,而户籍自然是对人的一种按户登记的证明本,登记资料有姓名、出生日期、亲属、结婚、离婚、收养、死亡等。它是证明人作为民事主体法律地位的基本法律文件。
古代时期称之为户版丁籍、黄籍、籍帐。中国的户口是源自于春秋、战国时代。古代的户口,多数用来征收税、调派从事的无偿劳动、维护统治秩序等。在秦国商鞅变法后,户口开始严格管理,至此之后户口慢慢完善和发展。在西周时期,奴隶时代,奴隶主为了方便管理就帮奴隶登记户口。
清朝初时到直到光绪年间,户口开始改革,模仿日本警察户口的制度,成立了所谓现代所叫的公安局,执行警察查户口规定,并开始实行户籍法。这是一个户口的里程碑的开始。渐渐因户口改革改变了之前的古代户籍制,慢慢开始形成规模,户口才开始走上正式道路上。
(来源:户口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