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住的陈伟夫为了儿子争取入户广州,被视为成功人士的越秀区北京街商会秘书长吴春根也不例外。事实上,大多数来穗人员谈起广州的融入政策,最关心的都是孩子的未来。

“以前没有在意户口,现在孩子三岁了,急着考虑他的上学问题。”来穗已有20年的吴春根说。

广州市的融合新政也在顺应相关需求。2016年1月4日,广州市政府通过《广州市来穗人员融合行动计划(2016-2020)》,计划用5年时间,全面实现户籍和非户籍人员的融合融入。

记者在越秀区和番禺区的试点走访时,发现不少社区都修建了针对孩子们的“430课堂”,免费供孩子们在自己放学后,家长下班前学习玩耍。

按番禺区的现行政策,凡同时符合在番禺区居住并办理有效居(暂)住证,在广州地区就业,在广州社会保险系统缴纳社会保险,在番禺区计生部门办理计生登记手续等4项条件的来穗人员,其子女都能申请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

来自湖南的龚自霞就是这项政策的受惠者。舍不得老家的宅基地,在番禺区打工15年的龚自霞始终没有选择申请落户。但凭借番禺区宽松的积分入学政策,目前她的两名孩子都在附近的公办小学就读。“如果没有积分入学的政策,他们现在只能回家做留守儿童了。我怎么忍心?”说起身边没有替子女申请到积分入学的工友,龚自霞的眼泪毫无征兆地流了下来。

2010年以来,番禺区为来穗人员随迁子女提供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免费学位近2.1万个,全区有8.8万名来穗人员子女入读义务教育学校,其中4.5万人就读公办学校。

而《融合行动计划》中提到,2020年广州将实现符合条件的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与当地户籍学生享有同等待遇。

(来源:广州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