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证、毕业证、结婚证、驾驶证……随着快递的愈加普及,越来越多的市民愿意通过快递公司来寄递上述物品。然而,由于疏忽大意等原因,不少市民经常填错快递面单上的信息,导致快件无法投递也无法退回,个人信息存在泄露的可能。为保障消费者的隐私安全,6月17日,市邮政管理局就集中处置了938件无法投递又无法退回(简称“无着”)的快件。

现场:拆出170件各类证照

为什么要对快件进行集中处置?哪些种类的快件属于集中处置的范畴?市场监管科科长李涛解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网购,他们的个人隐私需要得到保护。根据《邮政法》、《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和《无法投递又无法退回快件管理规定》等要求,凡是无法投递又无法退回的快件,必须在市邮政管理局的监督下,统一进行处置。能销毁的就销毁,不适合销毁的,也要依法开拆,全程录像拍照进行记录。

依法对“无着”快件进行集中处置,这几年在烟台已经成为一种惯例。

6月17日,记者在集中处置的现场看到,市邮政管理局工作人员将快递公司申请处置的“无着”快件一一打开进行清点,这里面除了网购的东西外,还有很多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拆出的物品包括房屋所有权证4本,居民户口簿1本,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22本,岗位证书6本,身份证11张,离婚证1本,行驶证和驾驶证12本,各类印章11个,营业执照1套,银行卡1张,居住证3张,中国银行存单1张,各类发票96张。

“这些‘无着’快件的产生,很可能是寄件人粗心大意,没有写清寄件收件双方的信息造成的。尽管信息不全,但还是记载了消费者的部分个人信息,如果放任不管的话,有可能造成消费者个人信息外泄。”李涛表示,这次共集中处置了“无着”快件938件,其中有170件属于不能集中销毁的相关物品,将按照《无法投递又无法退回快件管理规定》第十三条进行规范处置,对相关物品的快递面单集中拆出保管,以备日后集中销毁。

“去年,我们集中处置了无着快件600多件;今年2月份,集中处置了无着快件1800余件。”李涛介绍,不仅如此,为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市邮政管理局还依法对快递企业留存的快递面单集中销毁,2015年共销毁近3吨、400万张。

企业:赞成集中处置无着快件

对于集中处置“无着”快件、销毁留存面单的做法,市区不少快递企业表示欢迎。在这些业内人士看来,集中处置无着快件和存留的快递面单,“对于快递企业和消费者双方都是一种保护。”

保护了消费者的隐私,这不难理解,为什么对快递企业也是一种保护?在位于芝罘区幸福区片的一家申通代收点,工作人员王先生说,“有的消费者经常接到垃圾短信、推销电话,怀疑是不是快递包裹上的信息被泄露出去了?理论上有这种可能,但实际未必如此,你在街头填写调查问卷,或者是在哪购物留下手机号,都有可能被别人知道。”

采访中,多位快递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均有同感。“这些留存的面单和无法投递的快件,我们留着也没用,存在仓库里还占地方,保管也需要成本的。现在由邮政管理局监督销毁,既降低了管理成本,还摆脱了泄露消费者信息的嫌疑,还能有效保护消费者个人隐私,为什么不支持呢?”一位快递从业人员如是说。

快递愈加方便的现在,个人隐私的重要性也逐渐凸现出来。尤其是去年我市实行快递“实名制”以来,有消费者担心,姓名、住址、手机号等敏感信息会被快递员泄露出去。对此,烟台百世快递的宋绍兵经理告诉记者:“公司有很严格的规定,寄件人的信息严禁外泄。既要保证快件的安全性,更要保证寄件人的个人隐私,这方面肯定是不能打折扣的。”

记者了解到,市邮政管理局多次向我市各快递企业发出通报,要求进一步加强保密意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对于无着快件和留存面单,凡达到保存年限要求的,必须及时向市邮政管理局报告,严禁自行处置,随意处置。

户口网提醒:消费者要提高安全意识

“快递时代”,怎样保护个人信息不被泄露?快递企业严格自律,及时对无着快件、留存面单固然是有效措施,但消费者个人在平时的消费过程中也要多加注意,提高安全意识,这是避免泄露个人信息的关键。

水母网提醒喜欢网购的消费者,在收到网购的商品后,要将快递包装上的个人信息涂黑、撕掉,让其无法辨认清楚,然后再处理包装盒。其次,在填写收货信息时,可以有选择地填写。虽然我市已经开始实行快递“实名制”,但要求的是“寄件人”必须实名,暂时对“收件人”没有规定,因此,收件人的姓名可以用“化名”,这与“实名制”并不违背;联系电话不要填手机号,可以填办公室电话;收货地址可以选择单位或小区门口,不一定要留自家的门牌号。

在网购时,谨防低价陷阱,不要贪便宜。一些网店卖家经常推出所谓的“超低价”、“秒杀价”,能抢到的人是少数,卖家其实是通过快递单收集了买家的信息,从而转卖他人。消费者还要注意保护电脑手机安全,安装杀毒软件并及时升级。尽量减少在公众社交平台晒行程、晒照片、晒网购,这样等于主动公布众多个人信息,存在潜在危险。

(来源:网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