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刚过一星期,小C不断在重复地听着这么一件事:营利性民办学校可能会不能再办!可是如何才算是营利的民办学校呢?
相信许多外来务工的家长都会比较关心这个问题,毕竟关系着自己孩子上学的问题。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了解了解吧!
近日,《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进行三审。草案新增加规定,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消息一出,在民办教育界和家长群体中均引发了广泛关注。
对此,一名“名校办民校”的负责人表示,收费并非判断营利与非营利性民校的唯一标准,事实上由于办学成本高,不少义务教育阶段的知名民校并不见得就是营利性的,这些学校不一定会受到冲击。
现状:民办学校收费连年上涨
今年,在网上报名的民办小学,全市一共有297所,民办初中近200所。统计结果显示,广州近六成民办小学年收费在5000元~10000元之间(普通班收费,住宿费另计),年收费在2万元以上的有21家。
根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至少有四分之一民办学校收费比去年有所提高。如中山大学附属小学(简称中大附小),今年每学期一次性缴纳学杂费24000元,一年学费为48000元,取消了赞助费;去年是13500元加8万元赞助费,总体算下来,一年学费多了五六千元。尽管学费不菲,优质民办学校却“香饽饽”。
今年广州民办小学热度持续增高,最热门民校的录取比例竟然接近1:7。年收费在4万元以上,录取比例又低于50%的学校,在广州至少有六所,分别是天河区汇景新城实验小学、番禺区华南碧桂园学校、番禺祈福英语实验小学、广外外校、中大附小、番禺执信附属小学。
民办初中方面,有媒体曾在今年5月统计了广州30所比较知名的民办初中,发现13所学校学费见涨,少则每年多收1000元,多则近7000元。30所民校平均学费近3万元。
(▲近年来广州报读民办学校的人不少。广州日报记者骆昌威摄)
释疑:收费高不见得赚得多
在广州,中考牛校大部分都是“名校办民校”。
从今年各校发布的中考喜报来看,在中考总分平均分的前十强排行榜里,民办初中席位过半,约占7席。而在民校中排名第一的育才实验,更是以732.37分,位列全市中考总分平均分排行榜第二位,仅次于天河外国语学校。对于家长来说,如果这些“中考牛校”的办学质量因此受到了影响,是他们无法接受的。
那么,这些义务教育阶段民校中的“战斗机”,会否被划入“营利性”范畴呢? 相比家长的焦虑,民办学校负责人则更为淡定一些。
【看看校长和专家怎么说?】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名民校Z校长表示,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益性,这个方向是对的。衡量一个学校是营利还是非营利,收费并不是唯一的标准。事实上,大部分优质民办学校都属于非营利的。
“办一个学校,你要买地,或者租地,还要建校舍,前期成本投入是非常惊人的。我听说一所刚建立不久的名校办民校,买地建校舍已经近10个亿了,还要高薪聘请优质师资、进行课程开发、更新教学设备,维持学校正常运转,还贷款,即使一个学生每年收费三四万,没个十几二十年都收不回本,这能算营利性学校么?相反,有些不太规范的民办学校,想赚快钱,几百万的投资,哪怕收费低一些,两三年也就回本了,你说哪个算营利,哪个算非营利呢?”
北京教育科学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王磊早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营利和非营利民办学校的区别,就是民办教育的举办者能不能拿回报的问题。
(▲广州日报记者陈忧子摄)
专家:定义“营利非营利”不要一刀切
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广州市华美英语实验学校总校长陈峰表示,假如新增的条款获得通过,《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颁布后,各省各地市肯定还会颁布实施细则。广东是民办教育第一大省,而具体到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数量以及学生数量,占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学生总数的20%多。
在新法出台前,合法创办的优质学校,尽可能尊重他们的运营现状,不要因为新修了法,就用新的法规去套,这才是比较尊重历史和兼顾现实的做法。而在Z校长看来,他最担心出现的,是行政部门直接出台一个最高限价,如此一来,学校只能压低成本,质量没办法保证。
“比较能接受的做法,是由物价部门核查成本,对比收费,看是否合理。如果投资人没有借办学取得暴利,就定义为非营利学校。”Z校长说。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刘宇、何超
声明:文章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若“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的规定出台,民办名校受到影响是一回事,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市享受义务教育如何解决?这恐怕是最大的隐忧。城市有能力接纳他们,公立学校为他们准备足够的义务教育学位,让他们享受免费义务教育,那最好不过,他们也不愿意花钱进民办学校,要是一时做不到,就得考虑他们的实际问题,找到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