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规定

(试行)实施细则(公开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制定细则的目的、意义与依据]
 
为落实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工作,根据《广州市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规定(试行)》,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适用对象]
 
规定所称“在本市办理且在有效期内《广东省居住证》”是指在本市办理了《广东省居住证》,并在有效期内。
 
第三条 [各部门职责与分工]
 
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部门负责统筹全市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工作;负责统筹协调并具体组织实施市来穗人员积分制入户工作;指导各区来穗人员服务管理部门做好来穗人员为其随迁子女申请积分制入学、来穗人员积分制承租政府公共租赁住房工作;负责积分制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维护,牵头推进各部门涉及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的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指导区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负责来穗人员对积分异议的复核工作。
 
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组织拟订全市人口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和计划;协调实施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规划;将积分制入户政策纳入我市迁入户政策体系,负责积分制入户办法的制定、积分制入户指标管理,会同相关部门制定积分职业资格与职业工种目录、特殊艰苦行业目录。
 
市教育部门负责统筹全市来穗人员随迁子女积分制入学学位安排工作;将来穗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列入工作计划;负责指导各区进一步完善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实施细则,制定辖区内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招生计划、确定实施学位补贴的民办学校;负责指导做好申请人的学历审核工作。
 
市科技创新部门负责牵头编制列入创新创业积分指标单位目录。
 
市公安机关负责统筹办理全市来穗人员积分制入户手续;负责指导监督积分制入户落户地址的核准工作;负责查核申请人刑事处罚、治安处罚记录情况。
 
市民政部门负责协调审核申请人义工服务情况。
 
市财政部门负责审核和安排市本级积分制服务管理工作所需经费。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核查申请人缴纳社会保险记录;负责指导审核申请人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负责指导核查申请人的职业资格情况;负责审核申请人就业登记凭证。
 
市卫生计生部门负责审核申请人无偿献血情况。
 
市住房保障部门负责统筹全市来穗人员积分申请承租公共租赁住房工作;负责指导监督房源的规划和配租工作;负责会同相关部门审核申请人住房保障资格;负责审核申请人家庭住房困难状况。
 
团市委负责审核申请人志愿服务情况。
 
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审验申请人获“道德模范”、“广州好人”称号荣誉证书。
 
市国土规划、交通、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城市管理、工商、体育、知识产权、政务、税务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与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相关的工作。
 
各区来穗人员服务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区积分制服务管理工作,承担积分审核、积分汇总、积分认定、积分调整、异议核查等工作。
 
区各相关部门依照法定职责,按属地原则做好辖区内与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相关的各项工作。
 
各街(镇)来穗人员积分制受理窗口负责申请材料受理、资格预审、资料录入等工作。
 
第四条 [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工作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框架,实行申请、查询、审核、排名、公示、复核“一网式”服务管理和前台材料受理、后台材料审核的电子化。
 
积分申请人可直接登录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填写、提交申请,并上传相关材料。材料预审通过后,积分申请人到居住地积分制受理窗口提交相关纸质材料,由工作人员核对材料和初审。积分申请人可随时登录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查询本人积分申请的办理情况。
 
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部门应当依托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向相关部门开放数据端口,建立材料审核的信息化平台与工作机制。
 
市教育、科技创新、公安、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计生、住房保障、团市委及其他在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工作中承担相应职责的相关部门,应当按照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的有关规定,将相关数据信息推送到广州市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实行部门之间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建立起包括申请、审核、评分、排名、公示、复核等环节在内的多部门协同信息化处理机制与流程。
 
第五条 [积分指标]
 
积分制的积分指标体系由基础指标、加分指标和减分指标三个部分组成。
 
(一)基础指标
 
基础指标由文化程度、合法稳定居住、合法稳定就业(创业)、年龄四个部分组成。
 
(二)加分指标
 
加分指标由技术能力、创新创业、急需工种或职业资格与服务行业、社会服务和公益、纳税情况、表彰奖励等六个部分组成。
 
(三)减分指标
 
减分指标由信用情况、违法违规与刑事犯罪情况两个部分组成。
 
第六条 [积分规则]
 
积分申请人的总积分等于基础指标积分与加分指标积分之和减去减分指标积分的累计减扣积分,总积分的最低分值为0分。
 
《广州市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指标体系及分值表》应根据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口服务管理的需要进行调整。
 
第七条 [积分申请]
 
来穗人员积分本着自愿原则,实行全年动态化受理。积分申请人依据本细则的规定准备相关材料,随时登录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填报信息、上传相关材料,提出积分申请。
 
第八条 [申请积分所需材料]
 
(一)基本材料
 
1、本市有效《广东省居住证》
 
2、本市合法稳定就业(创业)证明材料
 
包括就业登记证明(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证明)、工商营业执照,或者其他能够证明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合法稳定就业(创业)的材料。
 
(二)与积分指标对应的材料
 
1、文化程度证明材料

2、技术能力证明材料

3、本市合法稳定住所证明材料

4、社会保险缴费证明材料

5、纳税情况证明材料

6、表彰奖励证明材料

7、社会服务和公益证明材料

8、创新创业证明材料

9、特定职业(工种)证明材料
 
以上证明材料的提供,具体视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的情况来决定是否由积分申请人提供纸质材料。
 
除特殊说明外,需要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均须核对原件、提交复印件。
 
申请人提交的纸质材料由区来穗人员服务管理部门统一归档保管,期限为一年。
 
第九条 [申请材料处理的流程]
 
积分制受理窗口负责积分申请的受理及材料处理的具体工作。
 
积分申请的流程包括预审、初审、审核、认定四个环节。
 
(一)预审。积分申请人登录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填写申报信息并上传有关材料。积分制受理窗口在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上收到积分申请后,应当及时进行预审,结合相关职能部门的共享信息,核对积分申请人的基本信息,对申请人是否符合申请条件进行审核。
 
(二)初审。预审通过后,积分制受理窗口正式受理积分申请人的积分申请。积分申请人按预约时间到积分制受理窗口提交纸质材料。窗口工作人员对积分申请人提交的纸质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和信息化处理,及时录入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三)审核。积分制受理窗口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进入国家认可的信息认证平台进行材料比对打分,并录入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若无国家认可的信息认证平台,积分制受理窗口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将申请材料的信息发送至相关部门进行审核打分。
 
相关审核部门收到申请材料电子信息后,依托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审核,并按照《广州市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指标体系及分值表》进行打分。各相关部门应在15个工作日内将审核意见和打分结果录入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四)认定。各相关部门结束审核打分工作后,区来穗人员服务管理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对各相关部门的审核打分进行汇总认定。
 
第十条 [积分申请查询]
 
积分申请被正式受理后,积分申请人可随时通过登录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下载APP等方式,查询本人积分申请办理的进度情况和积分结果。
 
第十一条 [积分调整]
 
(一)动态调整
 
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自动调整积分申请人年龄指标计分。

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在积分申请人《广东省居住证》签注时自动调整累积办理居住证指标计分。
 
(二)定期调整
 
相关部门应定期将来穗人员信用情况、违法违规与刑事犯罪情况等积分指标信息变动情况在积分管理系统上进行及时调整。区来穗人员服务管理部门应及时调整申请人相应指标计分,并告知积分申请人。
 
(三)申请调整
 
积分申请人受教育程度、专业技术职称或国家职业资格、居住、就业(创业)与社保、表彰、奖励、社会服务与公益、技术创新、特定职业与服务、纳税情况等积分指标发生变化,由积分申请人主动申请调整计分,调整材料处理流程按照初次申请积分程序执行。
 
第十二条 [积分失效]
 
(一)暂时失效
 
积分申请人符合《广州市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规定(试行)》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三项情形的,积分申请人积分暂时失效。
 
积分申请人在《广东省居住证》功能恢复后,经本人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区来穗人员服务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核实后,积分重新激活,并累积计算。
 
(二)永久失效
 
积分申请人符合《广州市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规定(试行)》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积分永久失效。
 
区来穗人员服务管理部门依据当年入户名单注销申请人积分档案(包括电子和纸质),并告知积分申请人。
 
第十三条 [异议与复核]
 
积分申请人对积分分值存在异议的,应在积分公布之日起30日内向原积分制受理窗口申请核查。积分制受理窗口自收到申请后7个工作日内提交给区来穗人员服务管理部门,区来穗人员服务管理部门应在7个工作日内将申请人材料按照本细则第三条的职责分工转送相关部门进行核查,相关部门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核查工作,并反馈区来穗人员服务管理部门。区来穗人员服务管理部门自收到反馈结果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将结果告知申请人。
 
积分申请人对核查结果存在异议的,应在结果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部门提出复核申请;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部门应在30个工作日内会同相关部门完成复核,并将复核结果告知申请人。
 
第十四条 [积分制入户]
 
(一)凡持有在我市办理且在有效期内《广东省居住证》的积分申请人,并符合积分制入户的具体条件和要求,可申请积分制入户,具体入户分值按当年指标计划确定。
 
(二)《广州市积分制入户管理办法》纳入广州市迁入户政策体系,由市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五条 [积分制入学]
 
(一)凡持有在我市办理且在有效期内《广东省居住证》满一年的积分申请人,可为其随迁子女申请入读公办学校或政府补贴的民办学校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学位,具体入学分值由各区按比例指标计划确定。减分指标的减扣积分不适用于“为随迁子女申请公办学校或政府补贴的民办学校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学位”的公共服务。
 
(二)各区政府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应根据《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来穗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广州市来穗人员积分制服务管理规定(试行)》及本细则的要求,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第十六条 [积分制申请公共租赁住房]
 
(一)凡持有在我市办理且在有效期内《广东省居住证》满三年的积分申请人,并符合承租政府公共租赁住房的具体要求和条件,可申请承租政府公共租赁住房,具体承租分值按我市公共租赁住房相关政策规定执行。
 
(二)申请人承租政府公共租赁住房的具体管理办法由住房保障管理部门会同来穗人员服务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七条 [来穗人员享有的其他公共服务]
 
申请人可凭积分享有的其他公共服务内容及对应的分值和条件,由市政府相关部门和各区政府会同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部门予以确定,并根据全市或各区的社会发展和服务需要予以调整。
 
第十八条 [牵头部门、有效期及修订]
 
本细则自2018年×月×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有关政策法律依据变化或者有效期届满,根据实施情况依法评估与修订。

免 费 咨 询 服 务

管家会在工作日的2小时内为您进行评估并给予解决方案

免费咨询热线:400-6722-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