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副刊讯 图为:积分状元李会成和孙子满满
楚天都市报副刊讯 图为:积分状元李会成和孙子满满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截至2010年11月,广州市人口1270.08万,户籍人口794万,外来人口476万,其中外省籍外来人口超过300万。作为全国特大城市,2011年,广州开始对外来务工人员实行积分入户制。
今年,是广州积分入户制施行第三年,状况如何?近日本报记者深入广州探访。

农民工多次获评“优秀”凭积分状元成功落户

广州芳村桥东小区公交站,李会成挥舞着刚买的一份报纸跟记者打招呼,一副“老广州”的派头。实际上,在他人生54年的时间里,有52年他的身份是农民。
他是广州第一个通过农民工积分入户制度获得广州户籍的外来工,创下318分的最高纪录,被称为“积分状元”。
1993年冬天,李会成走出广西蒙山县的一个村子,只身闯广州。他在农村学过汽车维修,一到广州便到荔湾区环境卫生车队成为维修工,一干就是20年。
1998年和2008年,他两度获评广州市“优秀城市美容师”称号。单位照顾他,租给他一套50多平方米的套房,他终于搬出了公厕楼上的单身宿舍。后来又贷款买了套60平方米的房子。
生活是越来越好,可没有广州户口,两个儿子只能离开父母在老家念书。
2010年10月,他在报纸上看到广州即将实行积分入户制,申请者须满足7个条件: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无违法犯罪记录,已在本市办理居住证,已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与本市企业签订1年及以上劳动合同,已在本市办理就业登记,总积分达85分。此外还有15项加分政策,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献血、义工和捐款三项社会服务每项最高可加10分。根据积分排名高低,每年取3000人。
他连忙给自己估起分来:有房子加20分,技师证2级加80分,社保37分……他觉得有希望,便积极申请。
结果公布,他竟是“积分状元”,原来多项荣誉帮他加了180分。惊喜之余,李会成感恩地说:“这是广州这个城市对我多年辛勤工作的认可,让我有了归属感。”
“入户这两年,有很多便利。”入户后,李会成社保待遇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做外来工时,去门诊就医,门诊不报销。”
2011年至2012年,跟李会成一样成功落户广州的,共有6000人。

即使我入户成功义工也会继续做下去

38岁的大专毕业生安安,2000年从老家辽宁来到广州工作。在广州打拼了十几年,如今已是一家连锁药店的店长。
在广州结婚生子,生活幸福的她一直没在意自己还没有广州户口。直到去年孩子入学,没户口的她将孩子送进荔湾区一所小学,花了赞助费5万元,她才意识到户口的重要。
“做义工、献血和捐款,加起来估计就成了,可我上班太忙没时间。”安安说。
11月,她通过申请,终于在一家医院的门诊做导诊义工。从此,她白天上班,晚上一下班就往医院跑。除了做义工,她还加入献血队伍,已经献了3次血小板。
做之前,她是为了分,但如今她已经乐在其中。她说:“即使以后我入户成功,义工还会做下去。”
积分入户制设计者郑梓桢说:“积分制能起到导引作用,学历不高不要紧,可以靠遵守城市规范和增加对社会贡献度来弥补,比如去做义工、义务献血等,让每个外来人正面融入城市生活。”

落户新政征求社会意见拟按社保缴纳时间排队

据悉,由于学历等加分差距大,真正积分入户的大多是高知分子和高技能人才。广州将实行改革,目前已将户籍新政意见征求稿向社会公布。
原来,广州积分入户新政取消了年龄、房产、表彰、捐款、社保等加分项目,规定申请者在广州参保满4年、积分满60分可获申请资格。
户口网创办人余梁说:“新政是将原来的积分入户制一分为二,高学历和高技能走人才引进,低学历和低技能的走积分入户。新政之前是拼积分,现在是拼社保,主要是想优先解决长期在广州居住和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
不过该新政还在征求意见阶段,尚未实施。记者来到广州市番禺区人社局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科科长陈智军说:“今年还是执行往年的规定,‘血、汗、钱’作为提升积分最快的方法,使用者很普遍。”“血、汗、钱”是人们对三项社会服务积分的通俗解读,“血”是献血,每献一次积2分,最高可积10分,但半年只能献一次;“汗”是做志愿者服务,做250小时义工可最高积10分;“钱”是慈善捐助,捐5000元便可积10分。据统计,5000名申请者中有1500多名参加献血。
三项中,新政取消了饱受争议的捐款加分,有关负责人称是出于“避免出现慈善功利化的考虑”。

专家解读
积分入户制不是先来后到

广东省省情调查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 郑梓桢
积分入户制就是一种排队,但不是先来后到那样简单,而是根据每个人的个人背景、工作情况和对社会贡献度等,来让流动人口最大限度发挥出所有优点,进行PK排位。同时起到一种社会导向作用,让每个人通过做义工、献血等社会服务,正面融入到城市生活中来。
积分制配套的方案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资源短缺的背景下,对于没有拿到户口的人,我们很难做到绝对公平,让他们和本地人一样;但必须做到底线公平,让他们过上体面、有尊严的日子。

广东户改历程

2013年
广州拟推新政,按社保缴纳时间排队入户
2011年
率先实施积分制入户政策,引导农民工有序落户、融入城镇
2010年
广州市逐步取消户口性质划分,统一登记为广州市居民户口
2002年
在全省范围内购买成套商品房或自建合法住宅的,可迁入户口
1992年
将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迁移的调控权下放给县(市)政府

来源: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fk/20131223/ctdsbfk2240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