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由房价演绎的故事很多,与之相关的住房公积金也风生水起。这一次引发大家关注的是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比例。
住房公积金被质疑
据媒体报道,2015年北京的住房公积金使用比例仅占缴存职工的1.5%左右。 也就是说,100个缴纳住房公积金的人,只有一个半人在使用住房公积金,这让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率大打折扣。对此,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住房公积金主要是被高、中收入者所获得,现行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会加大收入差距水平,同时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建议取消住房公积金。
日前公布的《全国住房公积金2015年年度报告》显示,“十二五”期间,住房公积金缴存额56970.51亿元,年均增长15.74%,期末缴存余额比“十一五”期末增长129.63%。
以北京为例,去年北京缴存1297.39亿元,同比增长13.8%,当年缴存人提走了920.62亿元,占当年缴存额的比例为71%。值得关注的是,《北京住房公积金2015年年度报告》也显示,2015年北京地区全年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848.86亿元,涉及住房101367套。也就是说,惠及的房贷人数只有10万余人,而北京实际缴费职工达651.58万人,当年的使用比例仅占缴存职工的1.5%左右。
为什么公积金使用比例低?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一语道破,“事实上,前些年不少机关事业单位和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有能力建房或从有关方面分配到房源,能够让单位员工的住房有保障或是分配到福利房。这就造成目前这部分单位及其员工还交着住房公积金,享受着住房公积金的待遇却不需要再买房。”
这样说也是有根据的。统计显示,2015年全年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为14549.46亿元,比上年增长12.29%。在缴存人数上,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企职工占60.16%,远远超过“半壁江山”。
民企不缴纳公积金违法吗?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样定义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
对于违反《条例》的规定,单位不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或者不为本单位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手续的,《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责令限期办理;逾期不办理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于单位逾期不缴或者少缴住房公积金的,《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责令限期缴存;逾期仍不缴存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会加大收入分配不公?
当前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的职工是住房公积金的主要受益者,而民企中只有极少数职工是住房公积金受益者,这无形中扩大了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水平。
在苏海南看来,目前住房公积金主要由垄断行业和高、中收入者缴纳,主要是被高、中收入者所获得,低收入行业及其低收入员工却几乎不可能获得。“既然已经是高、中收入者,特别是其中部分人已经或能够分配到住房,政府就无需再给他们提供额外的住房福利,当前住房公积金实际上是进一步扩大了本来就偏大的收入差距,由此带来进一步的分配不公。”
取消住房公积金可行吗?
现实的问题是,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很多民企存在经营和生存压力,已经无力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8月5日发布的《中国劳动力成本问题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的劳动力成本近年来有所上升,其中增长最快的是住房公积金,而且住房公积金主要在垄断行业和高收入者中,低收入行业和普通职工却没有平等受益,由此进一步带来收入分配不公。因此,该报告建议“取消显著增长而又带来分配不公的住房公积金制度”。
对这一提法和观点苏海南也表示赞同:“当初设计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实施的结果是收入高的或中等以上的、有房的有,收入低的、没房的,反而没有,进而扩大了收入和财产分配不公的差距,不如结合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合理提高各类员工特别是低收入员工工资水平的基础上取消。”
也有学者反对取消
在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理事、高级经济师徐迅看来,一个制度存在肯定有它的理由,不可能随意地废除,要调查研究以后才能决定是否取消,因为这涉及到每个人的住房保障。“普通公务员从工资里每个月扣了这么多年,单位也补贴这么多年,虽然数额不是很大,但是毕竟是每个人的辛苦钱血汗钱,如果取消了,这笔钱怎么办?如何补偿?住房公积金涉及到民生和百姓根本利益,不能太轻率。”
公积金属于个人的私有财产。《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三条规定:“职工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和职工所在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属于职工个人所有。”
网友观点
@意难平:其实说的也有道理,关键取消了之后,政府和企业能不能把这部分结余分配到低收入者的手中。
@葱花饼渣:同意取消,不同单位,好的一个月2000多、接近3000,不好的几百,隐形福利,不如按年龄给住房补贴,取代公积金。
@鑫同学:公积金主要用于贷款,如果取消,平常百姓买房的压力更大。
来源:新华网广东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