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通知,公开向社会征求《广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
公开征求意见
如有不同意见,可自该公告发布之日起10日内,以书面或电子邮件形式向市教育局反映:
通讯地址:广州市西湖路83号广州市教育局
邮政编码:510030
电子邮箱:ywjyzs@163.com
所提意见,请说明具体理由和依据,反映情况的书面材料或者电子邮件要签署真实姓名,并提供联系电话和通讯地址,否则不予受理。
此次的意见稿提出:
广州或全面取消特长生招生,义务教育民办学校100%摇号录取,无寄宿民校不得跨区招生!
3月2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广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中小学招生相关事宜。
需要说明的是,原有的《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于2018年5月印发实施,有效期三年,目前仍在有效期内,继续执行。《通知》是根据国家和省政策要求对《指导意见》所作的补充和修正,《指导意见》有关规定与《通知》不符的,以《通知》为准。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
↓↓↓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热门民校电脑派位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遵守义务教育免试入学规定,在属地区范围内、按照属地区教育局核定的招生计划招生。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原则上面向属地区招生,无寄宿条件的民办学校不得跨区招生;有寄宿条件且确有跨区招生需求的民办学校,其跨区招生计划由属地区教育局初核后报市教育局核准,跨区招生计划不超过总计划的50%。
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其招生计划均通过电脑派位方式随机录取。继续实行民办小学和民办初中招生全市统一平台网上报名,报名结束后对全市报名数据进行备份并以学校属地区为单位分发至各区,由各区教育局组织实施本辖区内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电脑派位工作。任何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不得拒绝接收经电脑派位确定录取资格且在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时间内报到注册的学生。
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推进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
各区教育局应继续遵照《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穗教规字〔2018〕3号)有关规定开展公办小学和公办初中招生工作。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总体目标,根据本区人口分布、学校规模及布局、交通等因素和就近入学原则合理划分公办学校招生片区,继续采取单校划片或多校划片方式招生,并保持相对稳定。继续实施公办小学招生网上报名。局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纳入属地区教育局统一管理,按属地区教育局组织安排开展。
严禁择优性质的电脑派位、集团化办学择优直升、九年一贯择优直升及其他择优直升的做法。区属公办外国语学校招生方式应与辖内其他区属公办中小学一致,即采取由属地区确定的单校划片或多校划片的方式进行招生。市属公办外国语学校初中采取“学生自主报名,学校组织电脑派位”的方式进行招生。
民办学校报名,可填报1至2个平行志愿
关于民办学校报名,适龄儿童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规定时间内登陆“广州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报名系统”,按要求填写学生相关信息,完成报名信息采集工作。适龄儿童可依其户籍、学籍或有效证件地址,选定其中一个区进行填报志愿。
报名系统根据民办学校招生区域、学生有关信息(包括学籍、户籍地址、居住证地址等信息)自动匹配符合条件的学校供适龄儿童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选择报名,可填报1至2个平行志愿。不具备网上报名条件的学生家庭,可向拟报名的民办学校提出申请,由学校提供网上报名服务。适龄儿童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报名时应充分了解民办学校办学条件、收费标准等情况。
统筹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任何学校不得提前选拔生源
严格执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关于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的要求,各区教育局要统筹做好公办和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报名、资料审核、电脑派位(或对口直升)、录取、注册等各项工作,确保任何公办、民办学校不得提前选拔生源。对于已被民办学校录取但自愿放弃民办学校学位的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各区要保障其公办学位,按照相对就近原则为其统筹义务教育公办学位。
深化违规招生治理:全面取消特长生招生,严禁重点班及以国际部等名义招生
任何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均不得以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面谈、评测、人机对话、拓展活动、冬夏令营等名义选拔学生,不得与社会培训机构或任何第三方组织联合招生。学校要均衡编班,不得举办任何名义的重点班,不得按学生成绩进行编班,不得为编班进行任何形式的考试或测试。学校要严格落实“一人一籍,人籍一致,籍随人走”的学籍管理要求,严禁“人籍分离”、“双重学籍”等情况出现。
从2020年起,全面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各类特长生招生。严禁义务教育学校以“国际部”、“国际课程班”、“境外班”等名义招生。各区教育局要完善违纪举报和申诉受理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处理群众信访或舆情线索,严肃查处违反教育部“十项严禁”纪律要求和省教育厅“六项规定”等招生违规行为,并依法追究有关学校和相关人员责任,严肃治理校外培训机构、教育咨询公司、微信公众号负责人等社会第三方组织参与招生、虚假宣传等破坏教育生态行为。
保障相关群体受教育权利:落实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
继续做好政策性照顾学生、军人子女、符合条件的人才子女、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子女、残疾儿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来穗人员随迁子女等群体的入学工作,保障各类群体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对于持有港澳居民居住证的港澳居民随迁子女(或持证的适龄儿童少年),由各区参照《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来穗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根据本区规定条件纳入保障性入学范畴,为其统筹安排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学位,或纳入来穗人员随迁子女积分制入学工作范畴。
广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日程安排
如果您有入户广州、人才绿卡、积分入学、学历提升的需求,请完整、准确填写以下资料,以便入户管家帮您进行专业、免费的评估,并在工作日的2小时内给予解决方案。(您的信息将会得到严格保密!)
免费咨询热线:400-6722-552